寿险2023年经营成色哪家强

寿险2023年经营成色哪家强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需要重新构建新的发展逻辑。

文 | 南岂珵

编辑 | 曹諵

2023年的答卷已经出炉,各寿险公司的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也随之问世。

数据来看有喜也有忧。

据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有37家寿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大多数是上市公司。在未上市的寿险公司中,泰康人寿取得了最佳业绩,其保险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实现净利润137.43亿元。

然而,寿险行业也面临着多重复杂的挑战,比如保费增长放缓、盈利压力增大以及偿付能力下降等。具体数据显示,35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出现了净利润为负的情况,而有7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未能达到合格的标准线。

行业深度调整和转型,都需要龙头公司和中小型保险企业重新构思新的发展途径。

37家保费超百亿

2023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与之前相比,保费收入增速明显回升。

就公司层面而言,大约有八成的寿险公司实现了保险业务收入的增长。

15家保险公司中,包括中宏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长城人寿在内的增长速度超过了40%。其中,表现突出的保险公司包括国民养老、汇丰人寿、复星保德信、中韩人寿,它们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283.22%、96.27%、77.45%和71.46%。

从分析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利率预期的变化和居民对储蓄的增加需求。

在寿险行业内部,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龙头效应,即头部公司在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众多的中小公司。

已经公布了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寿险公司中,有37家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超过了一百亿元。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这六家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均超过千亿。

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就保险业务收入而言,泰康人寿名列第一,其保险业务收入达到2031.88亿元,同比增长18.93%;中邮人寿紧随其后,2023年首次进入千亿“俱乐部”,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98.66亿元;而信泰人寿以535.9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位列第三。

工银安盛、建信人寿、招商信诺和农银人寿分别在2023年实现了404.95亿元、397.13亿元、346.46亿元和301.64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

寿险2023年经营成色哪家强

据财联社统计,有37家寿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

另一方面,2023年收入不足20亿元的保险公司多达10家,包括德华安顿、大家养老、小康人寿、瑞泰人寿、瑞华健康、海保人寿、国民养老、三峡人寿、恒安标准和华汇人寿。

除华汇人寿因公司治理问题多年停止正常运营外,其他大多是最近成立的地方性寿险公司。

显而易见,中小型寿险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保费增长放缓、资产端风险增加以及偿付能力普遍下降等问题,因此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曾在一篇题为《重构中小寿险公司发展的底层逻辑》的文章中提出了“以客户需求为起点,构建业务运营和能力体系”的战略突围模式。如需查看具体内容,请访问以下链接:[文章链接]。

35家净利润为负

尽管保费增速有所修复,但寿险公司的净利润表现却表现不如预期。

由于上市的保险公司在2023年的年度报告尚未公布,我们目前只对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进行了相关分析。

2023年,62家未上市的寿险公司合计出现了-142亿元的净利润,较去年减少了184亿元,而2022年合计净利润为41.48亿元。

寿险2023年经营成色哪家强

根据财联社统计数据显示,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净利润情况如下。

泰康人寿的净利润表现在其中堪称独领风骚。2023年,泰康人寿的盈利达到137.4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6.14%。在24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中,除了泰康人寿之外,只有中意人寿的净利润超过了10亿元。

需要强调的是,非上市寿险公司中获得较高净利润的公司主要是合资或外资保险企业(如中意人寿、中宏人寿、中美联泰等),以及银行系保险企业(如民生人寿、工银安盛、招商信诺等)。

外资/合资保险公司之所以表现优异,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选择了“小而美”的经营策略,并且谨慎经营,因此其负债成本明显优于其他公司;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银行保险渠道的兴起,使得银行系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出色。

除了上述两类保险公司外,还有一些表现不错的公司。举例来说,利安人寿在2023年实现了0.73亿元的净利润,而在2022年则亏损了27.43亿元;而爱心人寿也从2022年的3.13亿元的亏损转为2023年的0.51亿元的盈利。

大多数公司的净利润表现并不理想,其中35家公司出现亏损,占比超过一半;此外,还有29家公司的亏损额度超过1亿元。

据报道,2023年渤海人寿保险公司亏损31.01亿元,这一数额使其成为亏损额排名前三的保险公司之一。令人关注的是,渤海人寿连续六年亏损,累计亏损高达91.84亿元。

除了渤海人寿外,亏损数额排名前三的还有建信人寿,亏损42.99亿元;中邮人寿亏损114.68亿元。需要注意的是,中邮人寿自2014年以来的盈利总额仅为63亿元,这意味着其一年的亏损相当于前九年的净利润总额。

2023年,超过一半的非上市寿险公司出现了亏损,这主要由以下四个原因导致:

2022年的投资浮亏将在2023年进行减值计提。

债券利率中枢下移,加上资本市场持续低位震荡,导致保险公司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面临压力,投资收益不如预期。

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的增长远远超过保费收入的增速,这导致了负债端的成本压力不断增加。

新的会计准则使投资收益和利润波动更为显著,并且更客观地增加了趋严性。

7家未达及格线

综合评级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评估其财务状况、风险管控能力和盈利能力来判断其稳健程度。

62家人身险公司已经公布了它们的偿付能力报告。其中,32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相比上个季度有所提高,而另外30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则相比上个季度有所下降。

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提出了“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条监管红线,进一步明确了偿付能力的“及格线”。

在2023年,62家非上市的人身险公司中,华汇人寿、合众人寿、百年人寿、渤海人寿和长生人寿最近一次综合风险评级为C类,而北大方正人寿和三峡人寿的最近一次综合风险评级为D类。

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信息,上述7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以及公司治理存在问题。

华汇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充裕,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90.6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97.81%。然而,华汇人寿最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类,原因是该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

根据华汇人寿2022年第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两个方面。首先,部分管理制度未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以及拟任董事、监事的任职资格尚未取得监管机构批复等战略风险。其次,公司仅有一款团体定期寿险产品可售,但并未能形成团体保障计划,且暂未成功备案新产品、开展新业务。

渤海人寿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与华汇人寿类似。但除了公司治理风险外,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已逼近监管红线——2023年四季度渤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三季度末的76.33%降至58.0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106.45%降至104.80%。

根据规定,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可能会面临委托保险资管及其他机构投资基础设施基金的限制,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筹建限制,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限制,证券出借业务的限制以及投资金融产品的限制。

可能面临的限制包括:大病保险产品、互联网保险十年以上普通人寿保险和保险期间十年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险产品的开发受限;基础设施基金投资和共享服务类非保险子公司直接投资受限;以及保险集团公司设立受限。

显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已经成为经营的障碍,解决这个问题和避免滞涨已经成为“渤海人寿”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这里有个小tips~1296334825  备注:汇汇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9633482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002.com/1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