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第一次买派息股的朋友普及一下除权和填权知识

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股份参与公司分红制度。公司在年度利润中留出一部分(通常为30%),并将其分配给股东作为股息

一,如何计算股息。

你想知道公司是否有送股或者进行了股权转让吗?

以兴业为例,该公司于2007年上市,并且每股累计派息达到了10.307元。此外,该公司在2010年每10股转增8股,在2012年每10股送5股,因此相当于2010年之前的股份数量增加了1×1.8×1.5=2.7倍。

除去复权因素后,该股的上市价格为15.98元。有人可能会疑惑在前复权后股价没有发生变化吧?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之前提到了兴业有两次转增和送股,扩大了股数,因此目前兴业的股份数是2007年发行时的2.7倍。即使股价仍然是15.98元,但持有的股数现在是当年的2.7倍。比如当年持有1万股,现在就是2.7万股,当年价值159800元,现在则价值431460元。

换句话说,如果一支股票经过送股后的前复权股价为10块钱,然后涨到10块钱,这意味着在送股之前,股价是10元的1.5倍。

给第一次买派息股的朋友普及一下除权和填权知识

2,关于除权和填权。

分红后,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不会发生变化,分红前持有的股票数量与分红后仍然保持一致。

股份是企业中的一部分所有权,持有股份意味着拥有相应企业的权益。股份的数量固定,因此持有的股份代表了未来在企业中可以获得的分配权益,当然前提是不发生定向增发或债转股等情况。

因此,当你购买股票时,你实际上购买的是公司分配的所有权。

分红股除权是指公司向股东分发利润后,股票的市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而言,除权前一天的股价减去每股分红金额就是除权后当天开盘的每股股价。

所有不会告诉你填权这个概念的人,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追求快速盈利,不愿意耐心等待。

填权时间是根据除权前股价的相对便宜程度和股息率的吸引力程度来确定的,因此可能有快有慢。

以美的为例:美的股票在除权前一周出现了大幅下跌。很多散户担心除权后要缴纳税款,纷纷选择抛售股票。然而,外资却看中了散户手中所持有的股票,并在5月31日进行了股权登记,并在1号派发了除权红利。导致当天股价触及新低。尽管如此,这个时候似乎一切都停滞了。家电龙头公司在除权派息前的股息率为5%,而除权后当天的股息率高达5.5%。外资却抢先一步,全盘吃下了这一优势。在除权隔天,股价暴涨6%并完成了填权,而两周过后,股价上涨了近13%。

给第一次买派息股的朋友普及一下除权和填权知识

外资资本在进行股票交易时采取的手段确实相当狠辣。他们经常在派发股息前故意打压股价,等派完息、除权之后又采取重拳出击的手段。就像李大霄所言,外资对我们国家最优秀的企业进行廉价收购确实屡见不鲜。在经济收缩周期中,我们的基金公司也不得不采取高风险的举措,将资产配置到市盈率高达数百倍的题材股中,以寻找机会。虽然这种举措在短期内看起来是正确的,从单个基金的角度来看也没什么问题,但从长远、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拥有20%股权的最大家电企业之一却实际上被外资所掌握。就像通用电器这样一个企业的20%股份被外资所持有,我们能接受吗?但是现实就是这样,这差距在于人性,并且也反映了我们在股票交易上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尽管我们的基金口头上声称坚持价值投资,但实际行动却很现实。他们总是追寻热点,在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甚至购买新能源股票也不在话下。

给第一次买派息股的朋友普及一下除权和填权知识

购买股票时的价格较低,理论上权利到期日会更加靠近。

那些购买平安(601318.SH)的人和购买招商银行(600036.SH)的人,我得说一句,都不要把自己塑造成股息的受害者。当股息率低于3%时购买股票,大家都不是为了追求股息率才买的,因此也不要拿分红后迟迟不填权当成话题。银行股在分红前的股息率超过6%,分红后当年填权的概率还是相当大的。如果股息率超过7%,基本上分红后的当年填权概率会相当大。去年的交通银行(601328.SH)和中国银行(601988.SH)都是很好的例子,即使特定行情没有开始,它们基本上也完成了填权行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9633482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002.com/1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