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口碑网站以“废柴员工”的匿名留言为主……囫囵吞枣地中止应聘·谢绝内定之前一定要看的来源

企业口碑网站以“废柴员工”的匿名留言为主……囫囵吞枣地中止应聘·谢绝内定之前一定要看的来源

来自en Japan“‘跳槽活动时的口碑宣传’实际情况调查”

放大照片

2025年春天开始了入职的求职。 跳槽活动也很活跃。 人力资源记者沟上宪文说:“招聘企业的‘口碑网站’虽然也刊登了可以参考的信息,但是匿名的内部员工经常利用它来宣泄个人的不满,或者夸大一部分进行批评。 如果想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就应该击中不同的来源”——。 ■招聘企业的“口碑网站”信息良莠不齐的求职和跳槽活动中,很多人都在窥视招聘企业的“口碑网站”吧。 对了解以面试对策为首的工资、加班时间、带薪休假的容易度、职场氛围等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参考价值。

实际上,很多人在看口碑网站。 根据en Japan的“‘跳槽活动时的口碑宣传’实际情况调查”( 2024年2月20日),在跳槽活动中观看企业员工口碑的人高达50%。 最多的是20多岁的57%。

根据en Japan“‘跳槽活动时的口碑宣传’实际情况调查”,这其中虽然不包括求职生,但很多学生只对社会人起步的公司有很高的看法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企业方面也害怕口碑传播。 建筑业的人事负责人这样说着泄气了。

也有不适应与周围的人际关系,与上司不相称,然后辞职的年轻人。 或者也有员工接受了上司的职权骚扰咨询,内部调查的结果告诉了本人不属于职权骚扰,但没有接受。 很容易想象其中有人在口碑网站上投稿。 影响学生和社会招聘是非常困难的,但无法防止。”

担心的是对招聘活动的影响。 根据前面的调查,在看员工口碑的人中,在“应聘前”看的人当然占91%,这一点也不奇怪。 接着是“报名后第一次面试”的人占30%,“选拔中最终面试前”( 14% )、“内定承诺前”( 10% ) (多选)。

在回答“应征前”的人中,也有“因为在应征之前不确认的话,之后再确认再取消应征是不礼貌的”( 20多岁的男性)。

“应聘后第一次面试”中的“确认考试内容等”( 20多岁的男性),“内定承诺前”中的“收到多家公司的内定时,会为了重新审视和比较条件而看”( 20多岁的男性),或者“真的在这家公司可以吗?”

但是,员工的口碑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因为是匿名的,所以有的员工利用它来宣泄职场的不满,也有不少负面的主观的声音,比如夸大批评公司制度的不完善等等。 也就是说,把自己的想法、错误、工作上的不顺利搁置起来,虐待上司和公司,感情用事的情况也很多。 投稿的时间很久了,现在制度也有可能正在改善。 虽然严禁囫囵吞枣地相信员工的口碑,但看到员工的口碑后“辞职”的人占67%,接近7成。

另外,还询问了由于员工的口碑,“辞职了”“谢绝了选拔”“谢绝了内定”的人受到了什么样的口碑内容的影响。 结果显示,除了“对工资和奖金的不满”的占48%,“人手不足的人会辞职”( 47% )、“员工士气低下、人际关系差”( 47% )、“加班、休息日、上班时间多”( 45% )、“上司的骚扰和身心受到影响”

特别是20多岁的人,“对工资和奖金的不满”占53%,“加班、休息日、上班时间多”占56%,呈现出明显的增高。

■感叹“这么努力取得了成果,评价却很低”的人,只要每个口碑都是真的,就能理解谁都会想辞职、谢绝内定的心情。 但是,这样的口碑有必要慎重地斟酌是否是事实。

例如,关于“对工资奖金的不满”,说起来,不管是哪个企业,对自己拿到的工资都很满意的人应该很少吧。 再加上工资的不满,大多是对人事评价的不满。

一般来说,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实绩的人很多,对上司给出的评价感到满意的人很少。 s、a、b、c、d的评价等级反映在涨薪额上,但任何企业的评价等级人数比例都是固定的,涨薪额高的s等级还不到10%。

之所以觉得“自己这么努力取得了成果,却评价不高”,是因为有人的成果比那个人还要多,或者很多同事的成果和那个人差不多。

假设得到s评价的员工不会在口碑上投稿吧,也有“工资奖金的不满”只是对评价的主观愤慨的情况。

如果说“员工士气低落、人际关系差”、“上司造成的骚扰和身心负担”是公司整体的特征的话,那么这样的公司生产率也会下降,业绩本来就不可能很好,从财务报表中就可以看出。 恐怕口碑只限于特定的部门和上司吧。

另外,“员工士气低落、人际关系差”,可能只是口头上的本人有这种感觉,也可能是在职场上很浮躁的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司的骚扰和身心的负担”的口碑。 当然,任何大企业都有职权骚扰上司,对内部通报窗口的“职权骚扰咨询”一件也没有的企业,我从来没有见过。

更进一步说,是否是职权骚扰的判断标准与性骚扰不同,审判中倾向于重视“普通人”的感觉,比如“周围的每个人都感到了职权骚扰”等,而不是主观判断。 也就是说,虽说口碑员工受到了上司的性骚扰,但被周围的人认为在指导范围内的情况也不少,也有可能是基于本人的主观判断投稿。

■口碑网站只是作为参考,一方面收集客观数据,另一方面,受20多岁的人取消申请和谢绝内定的影响,最多的是“对工资的不满”和“加班、休息日、上班的次数多”,这一点求职者应该也特别在意吧。 这可能也只是主观的不满和特定部门的加班。 不认为一个员工知道公司的平均加班时间和休息日工作日天数,不能囫囵吞枣。

口碑网站只是作为参考,是收集客观数据。 例如,如果想知道工资的话,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有价证券报告书上就会显示出员工的平均年收入和年龄。

例如“40岁,900万日元”的话,以初任工资( 22岁)为起点,画出到40岁为止的工资曲线,每年上升多少可以粗略推测。

如果是有工会的企业,中央组织联盟的春斗结果中也有提示个别企业30岁、35岁的事务技术职位工资合同额的情况。 其中也有出现奖金金额和月数的情况。

另外,可以知道有价证券报告书中有义务公布的“女性管理职数”和“男女工资差”。

并且,在厚生劳动省主页的“女性活跃推进企业数据库”中,可以以企业名称检索“男女不同的育儿休假取得率”、“平均加班时间”、“带薪休假取得率”等。

但是,“男女工资差异”(员工301人以上)从22年7月公布,“男性休产假取得率”( 1000人以上)从23年4月开始被规定为义务公布,其他项目可以选择公布。 厚生劳动省的负责人说:“既有企业公布了很多好的数据也有很多不好的数据,也有企业只公布了想向求职者宣传的项目。”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公布“平均加班时间”,可以推测这家公司可能会经常加班。 而且最快捷的方法是通过OBOG访问或面试直接询问人事,确认真相。 例如:“口碑网站上这样写着,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回答,猜疑就可以消除,如果得到了模棱两可的回答,你可能会想“说不定口碑是真的”。

囫囵吞枣地放弃报名的话,很有可能错失了难得的机会。 希望你参考口碑的信息,用自己的嘴和脚来确认真相。

———-沟上宪文人事记者1958年出生于鹿儿岛县。 明治大学毕业。 曾任月刊、周刊记者等职,自立更生。 以经营、人事、雇佣、工资、养老金问题为中心主题活跃。 在著作中写道:“人事部在看这里! ’等。 ———-

这里有个小tips~1296334825  备注:汇汇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9633482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002.com/16209.html